近日,一排“洒水”的路灯在中国城市道路上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

据悉,会“洒”的路灯使用了一项“黑科技”——高压微雾降尘系统。也就是说,智能主机通过专用管道连接到路灯桩点,过滤后的自来水送入高压管道进行喷洒。整个运行过程只耗电、耗水,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实现降温、加湿、防雾霾。抑尘、节能、增效的效果。
据中国城建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压微雾降尘系统通过实时感知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颗粒物浓度变化,实现智能化运行,其雾化效果可达PM2.5、PM10微米级,喷洒在空气中的水雾能捕捉和吸收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达到防雾霾、防尘的效果。
在高压微雾抑尘系统试验区,工作人员利用记录仪对系统开启和关闭时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和比较。数据结果显示,系统开启后1小时内,路灯周围温度下降3摄氏度,空气湿度增加10%。可见,喷出的细水雾可以增加局部空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道路行人在干燥高温天气下的体感舒适度。

与雾炮、喷头等传统抑尘设备相比,高压微雾抑尘系统具有效率高、维护简单、覆盖面广等特点。安全洁净的细水雾颗粒还可以渗透到周围的绿色植被中,不仅节约了水源和人力成本,而且成为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实现了“一系多用”。
发布时间:09-08-22